top of page
Search
zorawa9

沙漠是文化摇篮的开始 - 二湘的新书《心的形状》发布会有感

原创:左拉 2024年8月21日首发于《二湘的七维空间》


据说爱因斯坦说过,“如果我有一个小时的时间解决世界难题,我会花59分钟去明确问题,用一分钟找出解决方案”。就像任何事物变化的发生,认识和察觉目前真实的状况是推动变化的开端。曾经有人说香港是文化的沙漠,时过多年才发现敢于号称自己是沙漠的是真的已经到达了物质生活充足的水平强烈感受到精神的需求才会发出的呐喊。在喊出这个口号后,香港的文化输出在影视歌曲娱乐文艺等各个方面都一度是引领华语文化的先驱。如今硅谷是文化的沙漠又成了一个经常听到的描述。今天在多产的硅谷工程师作家二湘的新书发布会上隐约感受到我们也许正目睹着又一个变化的开始。

摄影者:Harry Feng

二湘的长篇小说《狂流》《暗涌》曾陪伴着我刚开始在美工作的日子,读着熟悉的桥段和剧情却在二湘的巧妙设计下戏剧性地展开,让这普普通通的日子也有了浪漫的光环。那时候更多是欣赏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互动与纠结,只在靠近高潮的结尾觉察着卷着人物命运洪流的不可抵挡。 如今的二湘又在复杂的情感中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抽丝剥茧出生活真实的模样。

作家主持人周仰之说《心的形状》中最吸引她的是《一个人的公共汽车》,一个柔美的太太静文在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向另一位认识已久的太太透露了自己内心的一面,却打开了一扇让对方纠结怀疑的门。这究竟是心愿、忏悔还是控制?让我想起《荆棘鸟》里玛丽卡森那个富有的太太怀着对拉夫尔牧师复杂的心情留下的让他难以抉择最终影响他命运的遗产。二湘的回答是她也并不知道结局,这才似乎是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有些人与事,换一个角度的叙述才发觉是完全不同的理解。而真相是什么,则如卡夫卡笔下的城堡,也许当事人也没有能力描述可以到达的途径。这令人思索而回味的文字,似乎是二湘游走在文学和哲学之间的必然结果。

 

二湘的小说很值得推荐。同样让人愉悦的是随之而来的关于人工智能与创作的讨论让原计划一小时左右的发布会延长了近一个小时。对于这个话题,可以看到正反两方的激烈对博。一开始天平似乎在倾向着人工智能将有利于创作的论点。从认为人工智能应该做人类不爱做的愿望开始,也有人从信仰的角度认为人工智能是人创造的无法取代神所创造的人,或者人工智能不具备人类的情感,所以无法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打动人细节的文字和艺术。反方则是由一位本身从事艺术的女士提出:从未有一个人能掌握世界上所有的语言。语言本身就是人类意识的边界。一个懂多种语言的人,ta的边界必然要高于只懂一门语言的。所以人工智能已经到达了神的境界。需要所有人工智能的开发者有意识的设置条件让人工智只能有利于人类。而另一位谷歌工程师的建议是不管人工智能有没有情感,结果能过双盲测试的就是有创意。只是我们能将人类的创作设置出双盲测试的标准吗?

另一个有趣的讨论是关于二湘是否应该花时间在公众号上。这似乎是影响创作的事情。反方则开始有理有据的支持和建议:首先公众号更有影响力会有更多的人通过作者对时事的理解而充分的了解事情的逻辑和事实。比如二湘刚刚发表了一篇关于李政道与杨振宁之争的具体事件的梳理让人看清了很多历史的细节而得出自己的答案。其次不仅要做公众号更要做视频号让准确的信息得以传播。视频在人们生活中成为如此大的信息来源,这让作者的确担心是否还有人去耐心阅读。视频如果能引导人们去阅读好的文字,则是用对了地方。当网络的内容无序也在被控制的传播中(比如一位视频号主的关于饭圈文化的视频到达七万就被下架的情况),更需要有良知和实事求是的博主去用有质量的内容驱逐大量扭曲的信息。最后,二湘自然是有权利爱干什么干什么,追随自己的爱好。热爱才是驱动创作的基础。这讨论本身的来来去去的回合让这场发布会额外生动。由此可见二湘及作品本身的质量吸引了一批高质量的读者。

喜欢一位作者对我而言,经常是因为作者成熟自洽的生活逻辑和价值观。这样她写出的故事也会秉承着读者可以欣赏和学习的精神理念。发布会从硅谷文化中心馆长赞扬二湘的勇气开始,也从最后一位观众感谢二湘的勇气结束。二湘对做对的事情的坚持有着令人敬佩的沉着和自信。二湘的空间曾因为广为传播的疫情日记而受到限制,以致于不得不开辟二维、三维甚至到十一维空间去发布作品。有争议才容易达到真相。这份可贵的勇气推动着二湘和她一样的艺术家创作出真正有价值的作品。而二湘最后留给观众的一句话像是解释了这本新书的名字和她解释人生意义的一把钥匙:有爱就有光。


照片来源:Vicki

 

  在这个硅谷特有的科技主导的土壤中,艺术与创造在一群精通科技人才中并没有违和的感觉。在发布会上除了作者二湘还遇到不少不务正业半路出家的创作者,比如也曾是工程师的化身作家写了好几部历史纪事与小说的周仰之;比如将美食做成艺术的《未来之宴》的作者高磐磐原是生物博士出身;比如律师变作家的晓霜;比如离开平面设计转身去写诗的杨雷。还有众多博主和文青们都是或多或少的与科技公司有着根深蒂固的联系。更不要提今天没有出席但立志在硅谷创造文化平台而创办坤利亚当代艺术画廊的材料科学博士许大学,或已经干脆投身做前卫的概念艺术的原思科的元老工程师Michael Zheng。当来自壹嘉出版的主持人刘雁提议更多的人支持和打造这个硅谷的艺术中心,在肉眼可见的日益壮大的创作者的人群里,这似乎是一个越来越真实的梦想。

已故美国作家戴维华乐斯曾讲过一个寓言故事:一天一条小鱼遇到一条老鱼,老鱼问:“今天水怎么样”?小鱼疑惑地回答:“什么水“?当我们已经能理解所处的环境和它对自己的影响,这已经是最令人欣慰的开始。希望见到更多热爱硅谷的华人,在力所能及的地方打下一口井。因为即使变化暂时肉眼看不见,也会让沙漠熠熠发光[1]


[1] 原文来自《小王子》:“让沙漠美丽的是某处藏着的一口井”。

1 view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Comments


bottom of page